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專業簡介
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始建于1993年,1998年升格為本科專業,是湖南省内較早招生的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之一。本專業堅持軟、硬結合,面向應用,兼顧創新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一套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辦學體系。2006年被評為77779193永利重點專業,2012年批準為77779193永利服務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特色專業,2017年獲批智能計算及其應用碩士點,2020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2019年開始電子信息領域專業碩士招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專任教師15名,副高以上職稱9人,博士(含在讀)10名,碩士生導師6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5人,雙師型教師10名,獲“大漢獎教基金“優秀教師稱号4人。現有湖南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和77779193永利優秀教學團隊作為專業支撐。本專業在學習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在計算機軟件綜合開發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嵌入式系統開發能力的培養。本專業擁有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有計算機語言、算法分析與并行設計、移動互聯軟件開發、計算機網絡、網絡信息安全、現代軟件工程、信息資源與軟件測試、模拟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單片機、嵌入式系統和自動控制原理等專業相關實驗室,實驗教學條件良好。
★專業培養目标
本專業适應國家工程教育改革創新發展要求,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較廣的國際視野,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學科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突出的計算機軟硬件設計與開發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團隊協作精神和學習能力,能夠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中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系統研發、技術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學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
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1)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離散數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電子技術、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操作系統原理、編譯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軟件質量與測試、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導論、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 Web開發、移動Web應用開發技術、嵌入式系統原理與設計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1、實驗(實訓)課程
按要求完成具體實驗(實訓)課程或獨立實驗課程中所安排的實驗。
2、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主要包括:課程設計、開放實訓、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3、創新創業實踐
在學校認定的各類學科競賽、科學研究、發明創造、社會實踐等方面取得成果。該成果通過申請和認定後可獲得相應學分,具體内容參照《77779193永利本科學生創新實踐學分認定與管理辦法》。
軟件工程專業
★專業簡介
軟件工程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十二五”和“十三五”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本專業遵循新工科建設理念,探索并構建了立德樹人與專業教育融合、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産業需求與專業教育融合、雲教育技術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具有人工智能背景的專業特色,顯著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本專業擁有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武陵創享”國家級衆創空間、湖南省首批雙創示範基地,榮獲國家民委全國民族院校教學成果一等級、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
★培養目标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引領,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輻射全國,服務産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在互聯網、計算機和通信等領域從事軟件系統開發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可持續競争力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軟件人才。
★學制與學位
學制:4年;學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
學位:取得畢業資格,本專業畢業生可頒發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證書;達到學校規定的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1.主幹學科:軟件工程
2.核心課程
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與算法、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與計算、軟件工程導論、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Web編程技術、軟件需求工程 、軟件測試與質量、軟件項目管理。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設計、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簡介
★專業簡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是全國第三批獲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之一,從2018年開始招生。本專業主動對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國家、湖南省和湘西州的發展戰略,以“新工科”教育理念和基于學習成果導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教學評價體系為導向,依托湖南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等省級平台,通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碩士點、77779193永利優秀教學團隊的優秀師資力量,逐步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依托校企合作模式的數據分析和大數據系統開發的研究型和技術型人才培養新思路。
★培養目标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熟悉計算機專業基本知識、方法和技能,掌握計算機、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具備在特定場景下大數據開發與應用能力和程師所必需的學習與創新、溝通與表達、合作與交流等基本能力與素養,能夠勝任數據分析和大數據系統開發的研究型和技術型人才。畢業生能從事大數據分析、挖掘、處理、服務、應用等工作,亦可從事各行業大數據系統集成、設計開發、管理維護等各方面的工作。
★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學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
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1、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2、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離散數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思維與大數據科學、數據結構與算法、大數據應用開發語言、Hadoop大數據技術、分布式數據庫原理與應用,NoSQL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與應用、數據導入與預處理應用、大數據分析與内存計算、數據可視化技術、商務智能方法與應用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設計、專業綜合實訓、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人工智能專業
★專業簡介
人工智能專業依托于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流學科碩士點,2024年經教育部批準招生。該專業順應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契合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學院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優勢,探索人工智能産業産教融合新模式,為促進我國在新一輪國際競争中處于優勢地位做出一定的貢獻。
★培養目标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引領,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輻射全國,服務産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人文、藝術素養的人才。培養全面掌握人工智能理論以及人工智能實踐的基本技能,具備從事人工智能領域中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方向的技術能力,并具有設計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能力的人才。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科研、教育、企事業等單位從事人工智能專業方向的教學、科研和應用開發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制與學位
學制:4年;學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
學位:取得畢業資格,本專業畢業生可頒發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證書;達到學校規定的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1.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核心課程
人工智能導論、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電路分析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自然語言處理、數字圖像處理、機器學習、離散數學、計算機圖形學、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數據庫原理及應用。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Python程序設計課程設計、計算機圖形學課程設計、機器學習課程設計、機器學習課程設計、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課程設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自然語言處理課程設計、專業綜合實訓、畢業設計/論文。
地址:湖南省張家界市子午路 電話:0744-8358630 傳真:0744-8202008 郵箱:jsdxrjxy@163.com
版權所有:3044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西安恒遠翼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